护理了解 膀胱癌护理

手机扫一扫
关注医网官方微信
参加活动,有奖品!
微信号:ewsos1

医网摘要:膀胱癌护理: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。对于表浅膀胱癌经尿道电切除。或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物。对早期病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,或加药物灌注,或行术后放射治疗。对晚期病例或多次复发病例行全膀胱切除术,或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,同时作尿路改道。膀胱内化疗适于表浅的膀胱癌,电烙后为预防癌复发,膀胱内灌注卜介苗或丝裂霉素、噻替呱。方法:先排空膀胱,再注入药物,最少保留1小时,灌药后让病人不断翻身,使药液...

膀胱癌护理:

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。对于表浅膀胱癌经尿道电切除。或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小知识:药辅助医治对于节制症状效果好。发热是肺癌和恶性淋巴瘤的首要症状。肺癌发热的患者建议初期用抗生素医治,体温可恢复正常,但易复发。晚期患者身体状况差,单一放化疗毒副反映严重。在放化疗中应用中药辅助医治有增效减毒作用;对不适宜手术和放化疗的或晚期患者,可以在必然程度上节制肿瘤生长,提高生活质量。肺癌发热–节制症状选择中中医连络医治:中医药能改善机体内环境,提高免疫功能和免疫修复,提高抗癌能力;病院采取小化疗年夜中药的医治方案,正视各学科及医疗手艺的合理应用,使各类医治手段扬长避短,不仅有效剿杀肿瘤细胞,并且加强免疫功能和提高患者自我康复能力,患者经由过程及时、合理、有效的医治,不单可以有效减缓不适症状,并且还可有效提高生存率。病院(总院)中中医连络医治可以或许有效节制肺癌发热症状,医治晚期恶性肿瘤具有生效快、疗效好、毒副反映小、合用对象广等特性,是延永生命的最好选择。关头词:肺癌高烧肺癌发热常...物。对早期病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,或加药物灌注,或行术后放射治疗。对晚期病例或多次复发病例行全膀胱切除术,或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,同时作尿路改道。膀胱内化疗适于表浅的膀胱癌,电烙后为预防癌小知识:防癌身分。除了注意饮食养分、保持均衡,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,避免食品净化外,还可以操纵自然界的抗癌食品,今朝已知的有:(1)某些微量元素可以防癌。含钼较多的食品有萝卜、卷心菜、扁豆、豆芽;含硒较多的有南瓜、红薯干;含锗较多的食品有芦笋。(2)多食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、生果可阻断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的产生而防癌。(3)有些蔬菜含有木质素,能增进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勾当,如芦笋、荠菜、芋头、藕、菱角、胡萝卜。(4)食用含钙高的食品能防癌,如鱼、黄豆、叶绿素、芝麻等。(5)增添抗癌能力的食品有胡萝卜、西红柿、倭瓜、红心红薯、深绿色蔬菜。...复发,膀胱内灌注卜介苗或丝裂霉素、噻替呱。方法:先排空膀胱,再注入药物,最少保留1小时,灌药后让病人不断翻身,使药液均匀地与膀胱壁接触。血卟啉光敏疗法治疗膀胱癌,可取得一定的效果。

(1)心理护理:为病人提供有关肿瘤的信息和情感上的支持。对全膀胱切除尿路改道和重建的病人,应说明手术的必要性,以及改道后如处理得当,不致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,以坚定治疗的信心。

(2)对尿路改道的病人手术前3天开始准备肠道。改为少渣半流饮食,术前1天改为流质饮食。链霉素1g,每日2次,并补以维生素K。每日低压盐水灌肠,术前晚清洁灌肠,至排出液澄清为止。

(3)术后严密观察病情,预防和早期发现出血和休克。

(4)接通伤口引流管、膀胱造瘘管、输尿管引流管,并作好标记,妥善固定,防止移位、掉入体内或脱出,搞清各种管的通向和作用,勿接错、勿使管受压、扭折,保持通畅。必须仔细观察引流液颜色、性质和量。各种管道应无菌处理,每日更换引流瓶及尿袋,防止污染,严格执行无菌操作。引流瓶或袋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平面,必要时先夹住引流管,防止逆流感染。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测定肾功能。对于3天内膀胱造瘘管脱出者,应与医生联系及时妥善处理。

(5)注意观察膀胱造瘘口组织颜色,防止发生坏死。敷料如有渗血、浸湿及时更换外层敷料或加盖无菌纱垫。造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,防止发生湿疹、糜烂。术后10天可拔除尿管,并置集尿袋,教病人使用方法,防止逆行感染。鼓励下床活动。

(6)肿瘤电切后,排尿时常有烧灼样痛,可给予局部热敷或坐浴。

(7)血卟啉光敏治疗病人,治疗前应介绍血卟啉光敏治疗的方法和可能发生光敏反应,解除顾虑,提出要求,取得配合。治疗后注意避光一个月,不能暴露于日光或强灯光下,禁止用热水洗澡、洗脸、洗衣服,以免发生皮肤等体表组织光毒反应。观察血尿情况,有无脱落的坏死瘤组织。并可服用解痉药和抗泌尿系感染药物。对于出现皮肤光毒反应时,按医嘱给口服抗过敏药物,静脉注射50%葡萄糖加10%葡萄糖酸钙和大剂量维生素C,必要时给激素治疗。护士在生活上多予照顾,并继续避光3~5天后皮疹自行消退。

(8)膀胱癌易复发或出现新的肿瘤,嘱病人出院后定期复查,以免延误治疗。


本文来源: http://cancer.ew86.com/cta/20120531/670215.html

责任编辑:liuwei

  • 分享到:

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

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

医院推荐